首页 合作案例

医药中间体废水絮凝实验研究

时间:2021-11-15 10:06:47 来源: 浏览|:1148次

医药中间体废水絮凝实验研究
摘要:本实验聚焦于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,采用絮凝法展开研究。通过筛选不同絮凝剂、优化投加量以及反应条件,旨在探寻高效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方法。实验结果表明,特定絮凝剂组合在优化条件下,对医药中间体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(COD)、悬浮物(SS)等指标有显著去除效果,为该类废水的实际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
关键词:医药中间体废水;絮凝实验;化学需氧量;悬浮物

一、引言
医药中间体作为药品生产的关键环节,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。这类废水成分复杂,含有多种有机物、无机盐、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,具有高COD、高色度、高盐度以及生物毒性等特点,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。絮凝沉淀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,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絮凝剂,使水中的胶体颗粒和悬浮物相互聚集形成较大的絮体,然后通过沉淀或气浮等方式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,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。然而,由于医药中间体废水的特殊性,传统的絮凝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,因此开展针对性的絮凝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二、实验材料与方法
(一)实验材料
废水样品:取自某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水,其水质参数为:COD = 8000—12000mg/L,SS = 2000—3000mg/L,pH = 4—6,色度较高。
絮凝剂:聚合氯化铝(PAC)、聚丙烯酰胺(PAM)、聚合硫酸铁(PFS)、壳聚糖等。
实验设备:六联搅拌器、pH计、分光光度计、电子天平、混合反应器、沉淀池等。
(二)实验方法
废水预处理:将取回的废水样品静置一段时间,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杂质,然后调节pH值至中性范围(6—8)。
絮凝剂筛选:分别将不同种类的絮凝剂按照相同比例投加到废水中,在相同条件下(搅拌速度、反应时间等)进行絮凝沉淀实验,测定其处理效果,主要指标为COD去除率和SS去除率。
絮凝剂投加量优化:在筛选出的ZUI佳絮凝剂中,通过逐步增加投加量,观察其对废水COD、SS等指标的影响,确定ZUI佳投加量。
反应条件优化:研究不同pH值、反应时间等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,确定ZUI佳反应条件。
三、实验过程与结果
(一)絮凝剂筛选
选取PAC、PAM、PFS、壳聚糖等絮凝剂进行实验。在相同条件下,将每种絮凝剂分别投加到医药中间体废水中,搅拌反应后静置沉淀,取上层清液测定COD和SS。实验结果表明,单一絮凝剂对医药中间体废水的处理效果有限,其中PAC和PAM的组合处理效果相对较好,COD去除率可达40%—50%,SS去除率可达60%—70%。

(二)絮凝剂投加量优化
以PAC和PAM的组合为基础,通过逐步增加PAC和PAM的投加量,进行絮凝实验。当PAC投加量为800mg/L,PAM投加量为10mg/L时,COD去除率达到55%左右,SS去除率达到75%左右,但继续增加投加量,去除率增长趋势放缓,且药剂成本增加。因此,确定PAC的ZUI佳投加量为800mg/L,PAM的ZUI佳投加量为10mg/L。

(三)反应条件优化
pH值调整:在絮凝剂确定后,通过调整pH值,观察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。实验发现,当pH值在7—8之间时,絮凝效果较好,COD去除率和SS去除率均较高。其中,pH值为7.5时处理效果ZUI佳。
反应时间:在优化絮凝剂和pH值的基础上,改变反应时间,观察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。实验结果表明,当反应时间为40min时,絮凝效果达到ZUI佳,继续延长反应时间,处理效果提升不明显。
(四)不同组合药剂实验
为了进一步提高医药中间体废水的处理效果,在PAC和PAM组合的基础上,尝试添加壳聚糖进行实验。分别设置不同比例的PAC、PAM和壳聚糖组合,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进行絮凝实验。实验结果显示,当PAC投加量为800mg/L,PAM投加量为10mg/L,壳聚糖投加量为50mg/L时,COD去除率可达65%左右,SS去除率可达85%左右,色度也有明显降低。

四、实验结果分析
(一)絮凝剂作用机理
PAC在水中水解生成带正电的多核羟基络合物,能够压缩胶体颗粒的双电层,降低Zeta电位,使胶体颗粒脱稳凝聚。PAM作为高分子絮凝剂,具有较长的线状结构,分子量大,有许多官能团,能在水中的胶体微粒之间起架桥连接作用,将多个微粒吸附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絮团,从而加速沉淀。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,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吸附性能,能够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发生吸附、络合等作用,进一步增强絮凝效果。

(二)反应条件影响
pH值对絮凝效果有显著影响,不同的絮凝剂在不同的pH值下具有不同的水解形态和电荷特性,从而影响其对胶体颗粒的吸附和架桥作用。反应时间过短,絮凝剂与胶体颗粒的接触不充分,絮体生长不完全;反应时间过长,已经形成的絮体可能会被打散,导致处理效果下降。

(三)组合药剂协同作用
在PAC和PAM组合中添加壳聚糖后,处理效果得到显著提高。这可能是由于壳聚糖与PAC和PAM之间存在协同作用,壳聚糖能够吸附在PAC和PAM形成的絮体表面,增加絮体的密度和稳定性,同时还能进一步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,从而提高絮凝效果。

五、结论与展望
(一)结论
本实验通过筛选絮凝剂、优化投加量和反应条件,确定了针对医药中间体废水的ZUI佳絮凝处理工艺。采用PAC、PAM和壳聚糖组合絮凝剂,在PAC投加量为800mg/L,PAM投加量为10mg/L,壳聚糖投加量为50mg/L,pH值为7.5,反应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,COD去除率可达65%左右,SS去除率可达85%左右,色度也有明显降低。该实验结果为医药中间体废水的实际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案。

(二)展望
虽然本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。例如,实验中使用的壳聚糖成本较高,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增加处理成本。此外,实验仅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,对于实际工业废水的大规模处理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。未来的研究可以致力于开发低成本、高效的复合絮凝剂,优化处理工艺,降低处理成本,同时开展中试和实际工程应用研究,推动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。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电话:13915412606

传真:0512-69222792

邮箱:haonuo12@163.com

地址:苏州市相城区城通路66号

微信官方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1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